养鸡的最常见方法都有哪些?:常见的自动养鸡水线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鸡最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发酵床养鸡方法

发酵床养鸡技术就是一种行之有效,更为合理的生态养鸡技术,既做到了鸡粪的有效处理,实现了零排放、无污染、无臭味,又为鸡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生态环境。鸡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生长快、产蛋多、蛋的品质好、生病少,用工、用水、用料大为节省,养鸡的效益显著提高。 发酵床养鸡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日本山岸会进行研究开发。创建山岸养鸡法的日本山岸会会长山岸已代藏先生,并不是理论家,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家,更是一位心胸宽阔并充满爱心的农业先导者。即便是养鸡,他也要把尊重鸡的基本权利放在首位。

发酵床养鸡的优势节约养殖成本

发酵床垫料发酵的有益菌,可促使其内氮元素转换为鸡群食用的菌体蛋白,供鸡只食用,还有改善鸡只内肠道微环境的功效,节省喂养饲料15%左右。发酵床垫料发酵的有益菌,可产生大量的活性酶,提升饲料转化率。同时,发酵床还有很强的粪便消纳功效,可有效节省清粪劳动力。此外,研究发现,使用发酵床养殖,还可节省用水。总的来说,采用发酵床养殖,有着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提高鸡群抗病力,保证肉质的无公害化

采用发酵床养殖,可有效减少各种应激,恢复鸡自然习性;发酵床内高质量的有益菌群,可在鸡群体表形成较好保护层,抵抗有害菌的侵蚀;发酵床产生的高菌体蛋白,鸡群采食之后,可提高疾病抵抗能力,提高肉的品质。

利于环境保护

发酵床制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充分发挥了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和核心功能。将发酵微生物作为重要的“能量中枢”,实现了排出粪便的营养价值再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基本实现了污物、污气的零排放,对于环保意义重大。

发酵床养鸡技术鸡舍构建

鸡舍选择以坐北朝南为上佳,要求选建地地势要高,通风良好。为了节省建筑成本,可将旧鸡舍或者是废弃房屋进行改造,或是用塑料大棚构建也可,但必须要保证鸡舍有较好的控温、控湿、通风效果。舍内发酵床可根据地下排水情况,做成地式发酵床——地下挖30厘米、地上式发酵床——用砖或者是水泥砌30厘米左右的墙体、半地下式发酵床——地下挖15厘米。发酵床一定要保证平整、干净,且在床上打4厘米的孔6个~10个/平方米。

合理选择菌种

菌种合理选择对于垫料的发酵成功意义重大,建议养殖户在选择菌种时,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选择颜色纯正、包装规范的菌种;选择有较为明确、简单垫料制作工艺流程的菌种;在菌种剂型的选择中,以粉剂固态类为最好,一方面,便于运输和保存,另一方面,其休眠功能、抗逆性及活力也就较强;使用菌种的生产企业有着较好的售后服务;菌种推广达一年以上,且生产企业无制作失败的经历;发酵床所用菌种及工艺流程最好经过现场试验验证。

发酵床制作流程做好垫料准备

目前,可用于制作发酵床的垫料原料众多,如农家麦秸、锯末、稻壳等都可以。在具体选择时,养殖户要根据地方原材料特点,因地取材,选择性价比更好的垫料。一般来说,在北方以玉米秸秆、锯末为适宜,南方以稻壳、锯末为主。无论是玉米秸秆,还是稻壳,都可起到蓬松通气、补充氧气的作用,而锯末通用是因为取材简单,且具有很好的保水和吸水功效。在选择垫料时,秸秆1厘米~2厘米为宜、稻壳要求无腐新鲜、锯末要求没有经过防腐处理。大量的推广实验证明,稻壳和锯末是最好的垫料材料。随着发酵床工艺的大面积推广,锯末必将供不应求。

具体制作流程

发酵床制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垫料发酵的过程,通过垫料发酵增殖有益菌群,抑制或者是杀死有害菌。

第1,根据发酵菌种,选择垫料原料。以锯末和稻壳为例,两者添加比例控制在3∶7为最好。

第2,加速菌种繁殖。可将发酵的菌种在使用前与麦麸或者是米糠进行混合,这样可促使菌种迅速吸收麦麸或者是米糠中的营养,促进其快速繁殖。

第3,垫料接种。将混合均匀、含有菌种的麦麸或者是米糠均匀混合到垫料之中,为了保证混合均匀度,可逐级混匀。此间,应该用喷雾器将垫料浇匀,保证垫料中手握不出水,团开可散开为最佳。

第4,垫料堆积。选择在发酵床的适宜位置堆积垫料,然后用草帘或至少编织袋覆盖发酵。夏天,发酵一周左右的时间,冬天可延长到10天。可通过温度鉴别的方式来检查发酵程度,在约20厘米~23厘米的深处选择物料进行多次测温,在第2天一般温度可达到40℃以上,之后的温度会逐渐的升高,最高可达到79℃。当温度由60℃~70℃降低到40℃左右时,并保持相对稳定之后,即可发酵成功。在发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发酵水分,尤其是在夏季,发酵垫料表面容易干燥。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喷洒水分。

第5,发酵床完成并使用。垫料发酵成熟之后,要均匀摊开,上面覆盖一层未发酵的锯末或者是稻壳,厚度控制2厘米~3厘米,24小时之后便可养鸡。

2、散养鸡方法

散养鸡的程序一般为雏鸡→育雏室培育→野外散养→成鸡→出栏。

一、雏鸡培育

为了提高鸡成活率,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进行育雏。

一)品种选择散养鸡要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鸡种,地方品种更佳。雏鸡来源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入雏鸡。

二)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这是育好雏的基础工作。

1.饲养季节的选择。农户饲养雏鸡受季节的影响较大,雏鸡饲养季节最好以早春为好。春季雏鸡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2.育雏室、育雏用具的清洁和消毒。一般育雏室可利用空房进行改造,舍内光照适宜,要对育雏舍、料槽、饮水设备、保温炉等进行检修。育雏舍内及舍外附近一定范围内应打扫干净后进行消毒。消毒药可用来苏儿、1%高锰酸钾、1%苛性钠等溶液泼洒及生石灰铺洒。用具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日光下晒干备用。幼雏饲养,首先在地面上撒一层生石灰,每平方米用量为1千克,然后再铺上2~4厘米的垫料,通常用轧碎的秸秆、稻草、木屑等,必须干燥、无霉变,垫料可促进幼雏生长发育,垫料于育雏结束后一次性清除。雏舍内铺好垫料后,在进雏前1~2天要进行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湿度为60%~70%。

三)雏鸡饲养管理技术措施雏鸡购进或孵出后,应迅速将雏鸡搬进育雏室。

1.饮水。雏鸡第1次饮水称为“开饮”,保证幼雏饮水充足。雏鸡1日龄最好饮用糖水,浓度为8%,可以减少育雏死亡率。2日龄饮水可供0.01%~0.02%高锰酸钾溶液,3日龄后可饮3%~5%的醋水,以调整胃肠机能,防止感冒。20日龄之前应供应25~33℃的温开水。20日龄后可饮清洁自来水,水的质量要符合饮用水标准。

2.开食。雏鸡第1次喂料称为“开食”。一般雏鸡在“开饮”3~6小时后可开食,饲量为每100只雏鸡400~500克。

3.喂养得法,管理周到。雏鸡的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新鲜,适口性好。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及饲营标准饲养。饲料可购入全价料,也可自配鸡料。饲喂定时,喂量少,次数多,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喂料应以手摸雏鸡嗦囊感到食满而不胀即八成饱为宜;一般1~4日龄雏鸡日夜饲喂8次。第5日起逐渐减少夜间饲喂的次数,10日龄起改为白天喂5次,夜间关灯让鸡休息,此后可由撒料逐渐改为料槽喂食。幼雏从20日龄起,应补喂一定量的砂砾。砂砾有助于雏鸡肌胃的研磨力。育雏期间防止应激、人为踏伤雏鸡并谢绝他人进入育雏室。夜间有人值班,雏鸡聚集时要拨开雏群,让雏鸡活动,防止压伤压死。

4.育雏温度。温度对雏鸡的采食、生长、成活率有密切关系。温度过低,雏鸡发生扎堆现象,易发生冻、压死,并诱发各类疾病,应立即升温。刚出壳的雏鸡需要温度最好维持在33~36℃,每周逐渐降温2~4℃(每天下降0.5℃),直到常温为止。

5.湿度适宜。1~5日龄,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0%~70%,此时若雏舍湿度不够,舍内干燥,则使雏鸡饮水过多,易引发下痢、羽毛生长慢等症状。15天以后的幼雏舍内湿度要求保持在50%~60%。

6.及时分群饲养。幼雏进舍时应根据雏鸡的品种、强弱、性别、日龄和大小等不同分群饲养。将分出的弱雏养在较暖的地方,给以特殊照顾,有利于雏鸡整齐生长。

7.饲养密度适宜。1~3日龄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150只,4~7日龄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70~110只,8~14日龄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80只,15~21日龄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60只,22~30日龄雏鸡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40只。也可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8.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雏鸡代谢旺盛,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中分解出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气体很多,造成舍内空气污浊,影响幼雏的健康生长。通风应以保证舍内温度和湿度、又能使空气新鲜为原则。

光照对雏鸡的健康、饮食等有直接影响。光照时间的长短与达到性成熟的日龄密切相关。应让雏鸡尽早晒太阳,出壳7天后、天气暖和,待室内外温差较小时放到向阳避风处晒太阳。室内可用灯光照明,每平方米有15瓦灯泡光或30平方米的育雏室装40~50瓦的白炽灯2盏。雏鸡1~3天,每天使用23小时光照;4天以后每天逐渐减少光照时间30分钟,直至白昼光照长度。

9.做好防疫卫生工作。幼雏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并于阳光下曝晒,室内外每天清扫一次。病鸡及时隔离,死鸡要深埋或烧掉。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二、散养阶段的饲养

一)散养场地选择选择经环保监测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林地、河滩、山坡、草地、荒地等都可作为放牧地。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干燥。

二)散养鸡棚舍修建要在散养地段中搭盖一定量的简易式鸡棚。鸡棚是供鸡休息、避风雨之用。一般建成宽5米,高1.8~2.0米,长度适宜的鸡棚。同时可选用木条、木棍等在棚内搭建简易栖架供鸡栖息。

三)围栏的修建散养鸡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米,间隔2米打一木桩,把塑料网或钢网等固定在木桩上形成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000~3000只。

四)设备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在舍外一般按每50只鸡左右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

五)放养与管理雏鸡在30日龄前分期进行2次新城疫滴鼻免疫。

1.初次放养。雏鸡出生后1个月左右、体重达0.25~0.3千克、天气温暖时可将雏鸡分批移至山坡草地上放养。放牧地点要由近到远,放牧时间逐渐延长。放牧最初几天,可在补饲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应激。

2.调教方法。调教时人在前面用饲料引诱鸡上山,吹响哨子,使鸡逐渐对哨声形成条件反射;傍晚也通过哨声让鸡返回鸡舍补饲和饮水。

3.补饲和饮水。注意观察鸡群,根据不同季节鸡的觅食情况确定补饲次数,一般每天补1~2次,饮水2~3次。

4.注意天气预报。遇到恶劣天气及时将鸡赶回舍内。天气不好时,不要放养,以防发生意外。

5.预防天敌。注意防范老鹰、野兽、猫、狗等天敌的侵袭。每天放养不能过早,过早时天气寒冷,雏鸡抵抗力差。放养地禁止施用农药,防止中毒。白天鸡在室外活动,傍晚将鸡赶回鸡舍。放养场地不准外人和畜禽进入,以防带入传染病。

6.继续做好保温工作。鸡在春季3-5月间进行放养,此时气候多变,易受冷空气的影响。夜间鸡棚要采取保温措施。

7.防止突然改变饲料。散养鸡开始补饲,最好使用与育雏期同样配方的饲料,随鸡的成长逐渐改变饲料配方。

8.发现疫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散养鸡的常见疾病有鸡球虫病、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等。鸡群发病时,要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减少损失。

9.保证棚内空气新鲜。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机能旺盛,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中分解放出的氨气和硫化氢等使舍内空气污浊,影响鸡的健康生长。可采取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或者白天待鸡放出后,鸡棚地面可用EM菌液喷洒3天,可除异味。

10.散养周期安排。1年可散养鸡2~4批,每批散养鸡1000~3000只。一般3-5月份开始孵化,4-6月份开始育雏,5-7月份开始野外散养,在8-12月份分批出栏。育雏期1个月,散养期4~5个月,鸡体重达2.5千克时出栏。

11.作好各项记录。记录的内容有饲养管理记录和帐册记录。饲养管理记录包括出雏日期、性别、品种、采食量、饲喂饲料种类、定期称重记录、散养场地有关资料等事项。帐册记录包括鸡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与收入,都应详细记录。作好各项记录,可为以后散养鸡生产提供科学数据。

三、农村散养鸡

推荐免疫程序

1日龄: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3~9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每只2羽份,滴眼和鼻。

15~20日龄: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每只1羽份,免疫接种;隔2~3个月再接种1次较佳。

22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每只2头份,滴鼻眼或饮水。

60~62日龄:用鸡I系活疫苗胸部肌肉注射;左旋咪唑进行第1次驱虫。

110~125日龄:进行第2次驱虫工作。 

3、生态养鸡方法

1、选好鸡苗生态放养鸡应选择本地鸡。本地鸡适应本土环境气候、 耐粗饲、 抗病力强, 而且体型小、 反应灵敏、活泼好动、 适宜放养。鸡苗应选择产自非疫区、 饲养环境好、 种鸡品种纯正、 持有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的规模种鸡场。鸡苗要挑选健康的, 外观羽毛干净且有光泽, 鸡群整齐度好, 叫声清脆, 活泼, 眼睛有神, 站立稳健, 手握整个雏鸡挣扎有力, 腹部适中, 收脐良好, 喙、 眼、 腿、 爪无畸形, 搬动装雏箱时雏鸡反应灵敏。

2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养鸡场应选择坡度为 5-15 度的沙质丘陵地, 要远离重工业厂和化工厂, 离民宅、 主干道和其他养禽场至少 500 米以上, 环境相对僻静, 有电源和清洁水源, 且排水良好, 并用篱笆、 塑料网或钢网等建立围墙作防疫隔离带。鸡舍要建在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坐北朝南处, 搭建鸡舍不能过于简陋, 能挡风避雨,地面无积水, 不形成 窝风” , 冬天可御寒保暖, 夏天能通风散热。 放养场地应划分区域, 以 1 羽 / 平方米、800-1 000 羽 / 批分区, 每饲养 1-2 批鸡应变换场地,利于草地、 虫子的休养生息和减少疾病的传播。每天要清除鸡舍内外粪便,对鸡粪污染的垫草或污物要及时清理, 作无害化处理, 切勿乱堆乱放。食槽、 饮水槽经常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保持供给清洁的饮水。同时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和苍蝇, 并每月灭鼠 2-3 次, 防止鼠害传播疾病。鸡场门口设置消毒设施, 对出入车辆、 人员进行消毒。车辆用 10%来苏尔儿喷洒消毒或经过含 10%烧碱的消毒池消毒,人员则通过含 0.1%消毒液消毒脚垫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育雏室、鸡舍和放养场, 饲养员进入则要换工作服、 鞋、 帽, 饲养员不得互相串岗。鸡舍内外运动场每星期用 0.05%-0.10%消毒液喷洒消毒 1-2 次;鸡场环境每月用 10%癸甲溴氨以1∶500 净水稀释进行喷洒消毒 1-2 次,也可用氢氧化钙粉末 (1 千克氧化钙加 350 毫升水制成)撒布在阴湿地面、 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每批鸡在出栏或上市后, 都要对鸡舍、 用具及运动场进行彻底清洁,然后用 5%-10%来苏尔儿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 或鸡舍内进行熏蒸消毒。

3 加强饲养管理

3.1 供给合适饲料生态放养鸡,必须在育雏室育雏 3-4 个星期后才放养。育雏期间, 主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 配以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 逐步锻炼鸡雏采食、 消化粗饲料的能力。育雏 4 星期脱温后, 天气晴好才开始放养, 放养初期要注意鸡群的召唤训练, 召唤补饲根据鸡群的觅食量补给, 原则是 早少晚多” 。饲料供给由多量全价饲料转换成多量的粗粮,粗粮供给量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增加, 粗粮可以是玉米、 麦糠、 番薯等, 但至少保持 2 成以上全价配合饲料。 上市前 20天,只供给全价配合饲料, 适当育肥, 提高观感度。

3.2 日常管理育雏期要注意温度、 湿度、 光照、 通风和饲养密度等的调节, 特别是温度和湿度。室温在进雏 1-3 天时为 35℃,之后每 3 天降 1℃,以小鸡 分散不打堆” 为原则, 降到 21℃时维持恒定, 至放养前 1 星期逐渐过渡到室外温度。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状况, 如采食、 饮水、 粪便、 呼吸和神态等。发现病鸡时, 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并对受威胁的鸡群及时采取有效药物预防。若发生急性、死亡大的疫病,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汇报,查明病原, 根据发病情况, 对受威胁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其他防控措施。极端天气不放鸡外出,已放养的,在刮风下雨前, 应召唤驱赶鸡群返舍躲避, 以免伤风感冒, 或被水冲走, 造成损失。竹林、 茶树、 果树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时, 应先驱赶鸡群到鸡舍内等安全处避开, 一般雨天避开 2-3天, 晴天 3-6 天, 以防鸡只食入喷过农药的叶、 青草等中毒。放养鸡应在育雏期后将公、 母鸡分开放养, 并实行 全进全出” 管理。公鸡饲养约 120 天上市, 母鸡饲养约 180 天上市, 此时肉质适度, 鸡味” 浓郁, 颇受消费者欢迎。

4 抓好免疫防病

4.1 制订适合的免疫程序生态放养鸡主要预防的疫病有禽流感、鸡新城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白痢、鸡伤寒、 鸡大肠杆菌病等, 必须抓好防疫工作, 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特点, 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病疫苗; 5 日龄法氏囊 B87滴口; 10 日龄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疫苗滴鼻; 14 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H5、 H9); 18 日龄法氏囊二价疫苗滴口、 鸡痘疫苗刺翅; 25 日龄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H52滴眼; 42 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H5、 H9); 47 日龄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四价疫苗饮水; 65 日龄加倍饮水免疫; 120 日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 (H5、 H9)免疫。疫苗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 并按要求贮存、 运输和使用; 免疫前 3 天或免疫后 7 天, 切勿应用消毒剂、 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 饮水免疫时, 先停止饮水2-4 小时后, 再将稀释后的疫苗供给鸡饮用, 水量控制在 0.5-1.0 小时内饮完;饮水免疫用水应是蒸馏水、 冷开水或深井水, 自来水应煮沸后过夜使用, 最好在稀释液中加入 0.2%-0.5%的脱脂奶粉或山梨糖醇; 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盛装和稀释疫苗; 注射免疫时要使用专用稀释液, 稀释后应尽快 (夏天 2 小时、 冬天 4 小时)使用完毕; 一般不能随便将 2 种疫苗混合使用; 2 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要在 4-6 天,减少疫苗的相互干扰; 接种疫苗所用器械、 针具要经彻底清洗和消毒再使用, 注射疫苗时要勤换针头, 以免传播疾病。

4.2 适当使用药物预防生态放养鸡因采食野外食物, 如蚯蚓、 昆虫、 杂草等, 所以病菌来源复杂, 主要易患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如大肠杆菌病、 寄生虫病和感冒等。只要用好预防药物, 即可减少疾病的发生。1 周龄内小鸡, 在饲料中投入 0.01%诺氟沙星或0.01%-0.02%呋喃唑酮,连用 3-5 天; 2 周龄时重复使用上述药物, 预防小鸡白痢; 2 周龄起, 在饲料中添加0.003%氯苯胍或 0.025%氨丙啉等抗球虫药; 鸡群放养 2 星期后, 要驱除体内寄生虫, 每 1 千克体重 1次内服左旋咪唑 25 毫克, 并留意虫体的排出, 以后每隔 1 个月都要驱虫 1 次。应对如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疫病,每月连续 1-2 星期,在每 1 升水添加利巴韦林 15 毫克混饮, 具有预防作用。

 

 

 

推荐访问:养鸡 最常见 都有哪些 养鸡的最常见方法都有哪些?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 养鸡国家有补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