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鲃【★每日农经20150417★小小金线鲃重返大市场】

太阳部落笑哈哈,人工养殖金线鲃,风味独特上市场,野味变身品味佳。  在云南美丽的滇池之畔,生活着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他们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那就是每年都要举办祭拜太阳的仪式,其中有一种祭品,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美味佳肴。我们的记者有幸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并且品尝到了那神秘的美味。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味呢?   记者:你看这是什么活动这么热闹,我问问,大姐,这是什么节啊?  老乡:女子太阳节。  女子太阳节是云南西畴县上果村传承母系社会原始部落祭祀太阳的习俗。在节日这一天,村里的女子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穿着漂漂亮亮的传统盛装,唱歌跳舞。而孩子们一清早就聚集到村口的小河里抓鱼,为中午的祭祀活动做准备。  周彦含:你们抓到多少鱼了?  孩子:一条。  孩子:五条。  孩子:三条。  记者:这些小朋友在摸鱼呢?  周彦含:对呀。  记者:这河里都有什么鱼啊?  周彦含:咱们河里的鱼品种挺多的,不过小朋友只想摸一种鱼,摸到这种鱼代表小朋友一年都吉祥幸运,学业有成。  记者: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啊?  周彦含:一会儿摸上来你就知道了。  徒手抓鱼,是土生土长的上果村村民掌握的一门独家技艺,而这里的孩子也不示弱,个个都是抓鱼高手。  小女孩:我抓到了太阳鱼了。  小朋友:我看看。  记者:这是什么鱼啊?  小孩:太阳鱼。  记者:我看看,这个鱼也不大啊。  周彦含:这是太阳鱼。  记者:这个鱼鳞细细的,感觉上面闪闪发光的样子。  周彦含:对。  记者:怎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  周彦含:因为在咱们壮族的传说里面,原来太阳掉到地上,它化作人形,飞不上天了,我们壮族的妇女吃了这种神鱼,变成飞鸟,把太阳送上了天。  别看这鱼小得不起眼,来头可不小,太阳鱼的学名是金线鲃,当地人又叫它金线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大头鲤、大理弓鱼、鱇浪白鱼一起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你瞅瞅,这么盛大的祭祀活动里,它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呢。  村民1:神鱼。  村民2:在我们心目中很重要的。  村民3:现在很少了,基本上看不到了。  太阳在上果村村民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金线鲃比喻成太阳鱼,也足以见得此鱼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可是到哪里才能找到更多的金线鲃呢?  记者:要想找东西,还得追本求源,您看我现在就来到了一个大溶洞的入口处,这个溶洞的开口就像一个血盆大口似的,这个呢,当地人管它叫鱼洞,说是在这个洞里,能看到金线鲃的踪迹。  记者:越往里走,洞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上面最高的地方有二三十米,上面怪石嶙峋,挂满了石钟乳,这种地貌其实是金线鲃最喜欢生活的环境。  金线鲃在全国有40多种,属洞穴或半洞穴鱼类。西畴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发育地区,洞穴鱼类资源丰富,小孙这次溶洞之行会有所收获吗?  记者:得了,我也别捞了,在这个洞里面捞鱼,就是两个字,瞎捞。  村民:你就是瞎捞,现在是枯水季节,捞不到的。  记者:在哪里还能见到金线鲃啊?  村民:洞口可能会见到些小的。  记者:不仅是瞎捞,咱还白玩了,要不咱回洞口去。  记者:这个地方就是溶洞的入口了,咱们在这里碰碰运气,说不定在这里就能捞到金线鲃。  洞口的水流湍急,只有借助鱼网,才能捞到鱼。  记者:别说,这里面还真有点收获,这条是金线鲃吧?  村民:是啊。  记者:顺着阳光看,有点半透明的感觉,晶莹剔透的。这个鱼这么半天才捞到两小条,收获也不行啊。  村民:现在这种捕捞方式很不容易捕捞了。  记者:那怎么办啊?  村民:只能靠人工养殖了。   金线鲃的鳞细小,十分光滑,上下颌共长有四根胡须,体侧有许多淡灰色圆斑;头侧与背部略带青灰色,全身呈淡黄色,在灯光映照下,金光闪闪,煞是贵气。但 是各种原因造成金线鲃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如果人工繁育成功,可是野生珍稀鱼类驯养繁殖中的一项重要突破啊,看来小孙不得不亲自探寻一番了。  记者:这跟小朋友河里捞的不是一样吗?  养殖户:你认识这个鱼?  记者:太认识了,今天刚认识,但是今天都见过好几回了,这个鱼您养的多吗?  养殖户:现在养了200多亩,这些都是我们养殖金线鲃的基地。  记者:这都是啊?  养殖户:对,这都是,你可以去看一看。  金线鲃是一种繁殖能力极低的鱼种,在生殖季节集中在溶洞中产卵孵化,鱼卵十分难采集,研究人员经过十年的努力,成功实现了金线鲃的人工授精孵化、池塘驯养和人工繁殖。那些在河里和洞口出现的金线鲃,基本都是人工投放的子二代。  记者:这鱼最大能长到多大?  技术员:长到四五年,能到100克左右,它越往后长得越慢,二三百克的也有,但是可能长到20年。  记者:极其少见了。  技术员:对。  金线鲃也就巴掌大小,体长100—230毫米,体重50—250克,属于小型鱼种,远远看下去,密密麻麻的聚堆在一起。  记者:这个池子里有不少的金线鲃,但是我发现这金线鲃胆子特别小,我一过来,看见人影,马上四散逃离,相比之下。隔壁的锦鲤胆子就大多了,我捞条锦鲤跟金线鲃对比一下。虽然个头差不多,但是金线鲃游动起来很敏捷,锦鲤游动特别慢。  金线鲃一般生活在水塘的底层,因为底层的避光性强,接近洞穴的环境。虽然是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但是野性犹存,加上体型小,游动时像一艘艘小型潜水艇。  技术员:相对鲤鱼草鱼这些家鱼来说,像这个池子,一般养殖50—100公斤,像金线鲃,一个20米的小池子,养个500尾,大概不到20公斤。让它有足够的空间活动,活动活动,品质会好一点。  金线鲃有一游一停的习性,游动起来速度快,这种游泳行为在其他鱼科并不常见到,所以得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才行。野生的金线鲃生性生猛,主食浮游动物、小鱼、小虾等,人工养殖虽然换成了饲料,但是为了适应它的饮食习惯,饲料配比也有一些变化。  技术员:金线鱼在野外是杂食性的鱼,野外的小鱼小虾螺蛳它会吃,所以根据它这个特点,在饲料里边,动物性蛋白加得多一点。  因为体型小,金线鲃只能少食多餐,一天需要喂四五次。那养殖多久才能上市呢?  记者:一脚踩着网,拖到池底,往这边赶。往上拉,看鱼多不多,好多鱼啊。用网捞鱼就是过瘾。这网估计有多少斤?  养殖户:50斤。  记者:有多少尾鱼?  养殖户:500尾。  记者:合着一条鱼才一两多,只有这么一点,长得时间应该不长吧?  养殖户:要两年,长这么大。  记者:两年才长这么大。  金线鲃两年能长到50克左右,后期不管吃多少,生长速度都快不了多少。对于养殖户来说,这种只吃饭长肉慢的鱼,养殖时间越长越不划算。据了解,一斤金线鲃的两年的养殖成本在200元左右,那市场卖价怎样呢?  经销商:这个鱼比较小,一斤就十几二十条左右,在我们店里卖318元一斤,300元一斤,一个月卖三四百斤左右。  这么小的鱼价格可真不低,你瞅瞅,和隔壁的鲤鱼相比,鲤鱼简直可以称为巨无霸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初,渐渐难觅踪影的金线鲃,只能在云南人的记忆中还原其美好。如今土著鱼以高价重返市场,消费者对此有什么反应呢。  消费者1:早就听说过,一直没见过。短小精干,鱼肉特别新鲜。  消费者2:原来很小的时候在河里面看过,后来就没有了。现在根本停不下来,特别好。  因为金线鲃的群众基础扎实,人气指数高,金线鲃在市场上一点也不愁卖,毕竟规模化养殖时间还不长,金线鲃每年上市量才2万斤,销售额500万元。  周彦含:你知道咱们这个鱼,还有一名字叫什么吗?  记者:还有一名字,这鱼的名字就够多了,金线鱼,太阳鱼,学名叫金线鲃,我可猜不出来。  周彦含:咱们当地管它叫油鱼。  记者:鱿鱼,这也不像啊,你看连触手都没有。  周彦含:我跟你解释也解释不清楚,我给你做个试验吧,试验过后你就明白。  记者:好,咱试试。  周彦含:你观察一下。  记者:这上面有很多小油珠。  周彦含:这油珠是从鱼肚子里冒出来的,这个鱼有很高的脂肪含量,其中60%是高度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才管它叫油鱼。  宰杀后的金线鲃放到冷水里,油花就会咕咕地涌到水面。用火煮,随着温度升高,油花会更多涌出,难怪又叫油鱼。  记者:先尝尝这个汤,这个汤喝起来味道很鲜美,而且很滋润的感觉。  周彦含:你再尝尝这个鱼肉,口感如何?  记者:这个鱼肉很细嫩,但是又很有弹性。  别看个头小,做法却不少,可煮可煎可炸、又可蒸,每种做法都独具其它鱼没有的“细、嫩、鲜、香、甜、滑、爽”七大特点。明代医学家兰茂在《滇南本草》中说,金线鱼润五肺、养六腑、同津液、开上窍,食之滋阴调元、暖肾填精。可称得上鱼中极品了。  记者:你瞅我这日子赶的,太阳节,在当地,其中一个重要风俗就是女同胞在这一天不干活不开火,这做饭的任务就落在我们男同胞的身上了,不过也好,看我给你们露一手。  记者:大哥,鱼来了!  村民:你来做啊?  记者:我来做这个鱼汤。  村民:很简单的。  记者:不瞒您说,我平时也做饭,但是头一回用这么大锅。  村民:煮15分钟就可以了,那个汤就白白的了,就像我们煮大米,汤就白的了。  这金线鲃煮汤,要的就是原汁原味,只放葱姜,盐就可以了,如此简单,小孙自然做起来得心应手。  记者:这个汤特别的浓稠,我给她们送过去。  村民:等一下,太阳鱼。  记者:放里面代表太阳了,得了,赶紧给她们送去尝尝。  除了金线鲃鱼汤,所有的菜都以水煮,不能炒,因为他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希望一年风调雨顺,雨水好。夕阳西下,村里所有的女同胞聚集到村口,一起品尝男人们为她们精心准备的晚饭。  记者:今天什么菜最好吃啊?  村民:太阳鱼!  记者:您看,这就算给我一个好评了,当然并非说我的厨艺多么高超,主要这个鱼好啊,当然我也希望,咱们这个太阳鱼以后越养越多,咱们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就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鱼了。  热线电话:13887846899

推荐访问:小金 农经 重返 ★每日农经20150417★小小金线鲃重返大市场 滇池金线鲃 金线鲃鱼